❄️ 一、冷凝水产生原理
冷凝水本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液态水,其产生需满足两个条件:
空气湿度高: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高(如梅雨季、沿海地区),冷凝水产生量越大。
低温表面:中央空调的蒸发器或表冷器表面温度(通常7℃~12℃)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(空气冷却至饱和状态的温度),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。
具体过程:
制冷时,室内热空气流经低温蒸发器,热量被吸收,空气温度下降;
同时,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表面凝结成水滴,汇流至集水盘,形成冷凝水。
产生量:1匹空调在常温下运行2小时约产生1升冷凝水,湿度越高、温差越大,水量越多。
⚙️ 二、冷凝水的系统化处理方式
1. 规范排放设计
重力排水系统:通过排水管将冷凝水引至下水道或专用排水沟,需保证管道坡度(水平管坡度≥1%,支管≥2%)防止倒灌或积水。
管材选择:优先使用PVC管(内壁光滑防积垢)或镀锌钢管,避免碳素钢管。
防臭措施:若接入污水管,需设“U型水封”隔绝臭气;若接入雨水管,需当地法规允许。
2. 回收利用
生活用途:收集冷凝水用于浇花、冲厕、洗车等。因其PH值中性(6.5~7.5)且无重金属,适合植物灌溉。
冷却循环:高端系统将冷凝水引至冷凝器辅助散热,降低压缩机温度,节能10%~15%。
3. 运维管理
定期清理:
清洗过滤网(每月1次),防止灰尘堵塞气流通道;
疏通排水管(半年1次),用细钢丝或专用清洁剂清除藻类、污垢。
检查密封性:确保集水盘无裂缝、排水管无渗漏,避免天花板渗水。
⚠️ 三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
1. 出风口凝水(滴水)
原因:风口温度过低 + 室内高湿度(如刚开机时)。
解决:
✅ 调高送风温度:初始设定25℃以上,逐步降温;
✅ 更换木质风口:木材导热系数低,减少凝露(比金属风口效果显著);
✅ 加强保温:风口周边贴PE保温板,阻断冷热空气直接接触。
2. 排水管堵塞
现象:集水盘积水溢出,天花板渗水。
处理步骤:
(1) 关闭电源,清空集水盘;
(2) 用吸尘器或疏通机清理排水管;
(3) 注入含氯消毒液杀灭藻类(如84消毒液稀释液)
3. 异味或水质发黄
原因:细菌滋生(如军团菌)或灰尘污染。
处理:
✅ 加装紫外线杀菌器;
✅ 定期冲洗管道,并投加抑菌剂
💎 四、注意事项
法规合规:禁止直接外排至墙面或路面(违反《城市市容条例》),需接入排水系统。
设计冗余:高层建筑冷凝水管需独立设置,避免与污水管混接,并预留检修口。
极端湿度应对:南方潮湿地区可增设除湿机,降低空调冷凝水负荷。
通过科学设计 + 定期维护,冷凝水问题可彻底解决,甚至变废为宝。若遇复杂故障(如持续漏水、制冷异常),建议联系专业维保人员排查压缩机或冷媒系统。